一分钟快速注册,轻松融入检测圈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检验检测认证产业期待“破茧而出”
日前,上海市闸北区获准创建国家首个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示范区,对于一个被最新定义的“产业”而言,这无疑是“投石问路”的战略性一步。这个没有先例的平台,不仅要让集聚在此的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更重要的是,检验检测这个以往“半封闭”产业,将尝试全面“市场化”,这需要全社会改变现有的认知与思维模式,打破以往这个行业的“条条框框”。 在这样的时间节点做一些深度的思考,或许才刚刚掀开了书页的一角。6月9日是“世界认可日”,本期“文汇-复旦管理学家圆桌谈”特别策划--由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闸北区政府、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和本报共同主办的“公信力、辐射力、驱动力、支撑力”上海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发展圆桌谈,吸引了百余位业内人士参与。与会专家认为,检验检测认证产业改革的大幕才刚刚拉开,无论对于政府、企业、平台还是社会,都是一个机会、一个挑战。 话题之一社会需要一把“公平秤”与所有产业息息相关 提问:你如何看待检验检测这个产业?目前是不是处于小而乱的状态中? 马海倩:不能以“小散乱”概括这个产业发展的特征。之前无论是国家也好,地方也好,都没有将检验检测认证作为一个产业来看待,也就不会有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的考虑。 前几年,我们院跟市质监局合作,做了一个检验检测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我们发现,检验检测产业的辐射力、涉及面非常广,不仅它自身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体系,而且它与几乎所有的产业相关。 检验检测认证行业有几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性环节,比如最基础的是计量,重量、容量、速度、时间,都要能够准确地测量,还有一个就是标准,任何一个产业、任何一个产品,都要有标准。它是重要的技术基础性产业,为其他产业提供量的确定、量的统一和量的规范等服务;它还是重要的技术性服务业,通过标准化、质量提升等手段,为其他产业的升级发展、民生、贸易等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 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今天圆桌谈上的一个重要话题--公信力,实际上我们检测认证行业就是公信力的一个很重要的代表,整个产业链都在传递着公信力。企业本身你自己说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质量标准,这是不够的,必须要所有社会各界都认可这样的标准才可以。因此,原来固化在企业内部的检测机构、或者检测环节,应该要把它释放出来,也就是说,我们要推动第三方检测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实际上,检验检测服务业也是制造业产业链条延伸分离出来的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 提问:检验检测产业与市场、社会发展的关系体现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