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快速注册,轻松融入检测圈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铭创科技 于 2018-4-24 14:43 编辑
【摘要】
常用的基桩检测的主要方法有成孔成槽质量检测、静载试验、钻芯法、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声波透射法等。在基桩检测中,各个检测手段需要配合使用,利用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按照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才能够对基桩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本文列举桩基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并一一解答,必须收藏。
一、孔径检测需要满足哪些标准?
超声波检测法应在清孔(槽)完毕后、安放钢筋笼之前进行。 在孔(槽)中泥浆内气泡基本散尽后,将仪器稳固的架设在孔(槽)上方(如下图所示),超声波探头对准桩孔(槽)顶部的中心,检测过程中不得移动仪器。 将超声波换能器自孔(槽)口下降到底,下降过程中,对孔(槽)壁连续发射和接收声波信号,并实时记录各个深度测点声时值,通过声时值计算断面宽度,由仪器系统自动绘制孔(槽)壁剖面图。各个测点间距应相等且不超过100mm。成孔检测应同时对孔的两个十字正交剖面进行检测,直径大于4m的桩孔、支盘桩孔、试成孔及静载荷试验桩孔,应增加检测方位。 检测时,应记录各检测剖面的走向与实际方位的关系。 现场检测的孔(槽)图像应清晰、准确。 实验性成孔(槽)施工质量检测应待孔(槽)壁稳定,连续跟踪检测时间宜为12H,每隔3~4H检测一次,每次应定向检测,比较数次实测孔径(槽宽)取现、孔(槽)深等参数的变化,得出合理的结论。 挤扩灌注桩的试成孔,宜在成孔后1H内等间隔检测,频次不宜少于3次,每次应定向检测
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验收抽样检测的受检桩选择宜符合那些规定? 三、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抽检数量应符合那些规定? 注意: 对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应在上述两款规定的抽检桩数范围内,选用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对部分受检桩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 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桩端持力层已通过核验的人工挖孔桩,以及单节混凝土预制桩,抽检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10 根。 当符合第2问第1~4 款规定的桩数较多,或为了全面了解整个工程基桩的桩身完整性情况时,应适当增加抽检数量。
四、对单位工程内且在同一条件下的工程桩,当符合什么条件时,应采用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进行验收检测? 注意: 对上述第1~4 款规定条件外的工程桩,当采用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进行验收承载力检测时,抽检数量宜按本条规定执行。
五、对于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什么情况下可采用钻芯法检测?抽检数量怎么确定? 对于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当受设备或现场条件限制无法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时,可采用钻芯法测定桩底沉渣厚度并钻取桩端持力层岩土芯样检验桩端持力层。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10 根。
六、什么情况下应进行单桩竖向抗拔、水平承载力检测?检测数量怎么确定? 对于承受拔力和水平力较大的桩基,应进行单桩竖向抗拔、水平承载力检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l%,且不应少于3 根。 七、什么情况时应进行验证与扩大检测,并阐述验证与扩大检测的方法?
低应变检测时,对于嵌岩桩,桩底时域反射信号为单一反射波而且与锤击信号同向时;实测信号复杂,无规律,无法对其进行准确评价;桩身截面渐变或多变,而且变化幅度较大的混凝土灌注桩时刻采用静载法或钻芯法验证。 高应变检测时,桩身存在缺陷,无法判定桩的竖向承载力;或桩身缺陷对水平承载力有影响;单击贯入度大,桩底同向反射强力且反射峰较宽,侧阻力波、端阻力波反射弱,即波形表现出竖向承载性状明显与勘察报告中的地质条件不符合时,可采用静载法进一步验证。 嵌岩桩桩底同向反射强烈,且在时间2L/C后无明显端阻力反射,可采用钻芯法核验。 桩身浅部缺陷可采用开挖验证。 桩身或接头存在裂隙的预制桩可采用高应变法验证。 单孔钻芯检测发现桩身混凝土质量问题时,宜在同一基桩增加钻孔验证。 对低应变法检测中不能明确完整性类别的桩或Ⅲ类桩,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静载法、钻芯法、高应变法、开挖等适宜的方法验证检测。 当单桩承载力或钻芯法抽检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分析原因,并经确认后扩大抽检。 当采用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抽检桩身完整性所发现的Ⅲ、 Ⅳ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20%时,宜采用原检测方法(声波透射法可改用钻芯法),在未检桩中继续扩大抽检。
八、阐述桩身完整性类别分类原则?哪类桩应进行工程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