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快速注册,轻松融入检测圈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Ⅰ 空气四项(化学)试题 一 填空题: 1、“规范”将 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 民用建筑定为Ⅰ类民用建筑,将办公楼、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公共交通等候室、餐厅、理发店 等民用建筑定为Ⅱ类民用建筑。 2、“规范”对Ⅰ类民用建筑空气中污染物控制限量分别为: 甲醛0.08mg/m3、 氨0.2 mg/m3、 苯0.09 mg/m3 、 氡200Bq/m3、 TVOC 0.5 mg/m3 。 3、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检测要求在完工 7 天后进行. 4、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检测时要求除氡外均应在室外上风向同步取样. 5、“规范”2006年版对空气中苯的取样测定方法,与GB/T 11737的要求相比,主要改进有毛细柱与填充柱均可、手工进样与直接进样均可、标准曲线范围. 6、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污染主要来自于 人造板材 ,氨的污染主要来自于 混凝土外加剂 ,苯和TVOC的污染主要来自于溶剂型涂料和胶粘剂 。 7、采完甲醛和氨的样品在室温下应在 24小时内 的时间内分析完。 8、酚试剂原液放在冰箱中可保存 3 天。 9、标定甲醛贮备液时,淀粉指示剂应在 溶液呈淡黄色 时加入。 10、GB18204.26-2000中采用分光光度法测甲醛时,应在波长 630nm 下检测。 11、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检测室内空气中氨的原理是,空气中氨吸收在稀硫酸中, 在 次氯酸钠 和 亚硝基铁氰化钠 存在下,与水杨酸生成蓝绿色的靛酚蓝染料,根据着色深浅,比色定量。 12、 GB18204.25-2000中采用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检测氨,在配制氨贮备液时,氯化铵在称量前应进行恒重,恒重温度为 105℃ ,干燥时间为 1小时 。 13、GB50325-2001(2006)中用活性炭管采集室内空气中的苯时,采样器流量 应调在0.3~0.5L/min 范围内,用皂膜流量计校准采样系统的流量,采集 约10L 气体。采样后的活性炭管两端密封好,放入可密封的金属或玻璃容器 中。样品可保存 5 天。 14、.GB50325-2001(2006)中用Tenax-TA管采集室内空气中的TVOC时,采 样器流量应调在 0.1~0.4L/min 范围内,用皂膜流量计校准采样系 统的流量,采集约 1~5L 气体。采样后的Tenax-TA管两端密封好,放入 可密封的金属或玻璃容器中。样品可保存 14 天。 15、 GB50325-2001(2006)中规定,可采用热解吸气相色谱法或二硫化碳提取气相色谱法检测室内空气中的苯,其中热解吸气相色谱法根据进样方式的不同,又可采用热解吸直接进样的气相色谱法和热解吸后手工进样的气相色谱法。 16、 GB50325-2001(2006)中规定测定室内空气中的TVOC,其中需要定性定量的九种物质分别是苯 ,甲苯 , 乙酸丁酯,乙基苯, 对间二甲苯,苯乙烯 , 邻二甲苯 ,十一烷 ,其余的未知峰以 甲苯 计。 17、 GB50325-2001(2006)中规定测定室内空气中的TVOC时,解吸Tenax-TA管的温度为 250~325℃ ,解吸流量为 50~60ml/min 。 二.判断题: 1、“规范”2006年版要求室内污染物测量值极限值判定采用 修约比较法。(×) 2、“规范”2006年版的附录B、附录E的内容分别是:附录D 人造板材甲醛释放量测定方法、附录E空气中苯测定方法。 (×) 3、用GB50325-2001(2006)中的二硫化碳提取气相色谱法检测室内空气中的苯,某人在做标准曲线时采用的方案为:取含量为0.1μg/mg、0.5μg/mg、1.0μg/mg、2.0μg/mg的苯标准溶液各1μl注入气相色谱,用保留时间定性,峰高定量,以苯的含量为横坐标,峰高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如果按GB50325-2001(2006)的限量标准,采约10L气体,这一方案可行。 (∨) 4、氨吸收液的配制为:量取2.8ml浓硫酸置于1000ml量筒中,加水至1000ml,临用时再稀释10倍。 (×) 5、.硫带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c(Na2S2O3=0.1000mol/L)]:称量25g硫带硫酸钠,容于1000ml去离子水中,加入0.2g无水碳酸钠,贮存于白色细口试剂瓶中,待标定。 (×) 6、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检测室内空气中氨所用的单色光的波长为679.5nm。 (×) 7、TVOC的毛细管柱使用一段时间后欲老化一下,老化柱温设置为250℃。 (×) 8、新买的Tenax-TA管在使用之前应通氮气加热活化,活化温度应与解吸温度相同,时间不少于30分钟,活化至无杂质峰。 (×) 三 选择题: 1、 按照GB 50325-2001国家标准规定,在进行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测量前,对门窗关闭的要求是:化学污染物关闭 小时,氡关闭 小时 。 ⑶
⑴ 均为1小时 ⑵ 均为12小时 ⑶ 化学污染物1小时,氡24小时 2、国家标准GB50325-2001中要求室内化学污染物的测定应以同步测定的室外空气相应值为空白值,其理由是 ⑵ 。
⑴ 环境检测的习惯做法 ⑵ 扣除室外污染物影响 ⑶ 与国际标准接轨 3、 用液体外标法做TVOC标准曲线,分别取单组分含量为0.05mg/ml的标准溶液1μl(1#点)、单组分含量为0.1mg/ml的标准溶液1μl(2#点)、单组分含量为0.05mg/ml的标准溶液5μl(3#点)、单组分含量为1mg/ml的标准溶液1μl(4#点)、单组分含量为1mg/ml的标准溶液2μl(5#点)做标准曲线,如果采气为4L,则TVOC的限量点与工作曲线的 ⑶ 更接近。 ( ⑶ ) ⑴. 1#点 ⑵ . 2#点 ⑶. 3#点 ⑷. 4#点 4、 在用基准碘酸钾标定硫带硫酸钠标准溶液的碘量反应中,其主要误差来源为I2的挥发和I-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I2,为了尽量避免这些因素带来的误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⑴、⑵、⑶、⑷ ⑴.使反应尽量在室温下进行(15-25℃) ⑵.加入过量I-,使其与I2生成I3-离子,增大I2的溶解度 ⑶.碘酸钾与碘化钾的反应应避光进行 ⑷.滴定开始时,应用较快的滴定速度。 5、 新买的色谱柱在使用之前要进行老化,老化的目的主要有: ⑴、⑵ ⑴ 赶走色谱柱中的残余的溶剂和挥发性杂质。 ⑵.使固定液牢固、均匀地附着在载体上。 ⑶ .提高色谱柱的柱效。 ⑷.提高检测器的灵敏度。 四、简答题: 1、“规范”2006年版对空气中甲醛测定,采用现场检测方法时是如何要求的,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些什么? 答:应注意:1、事先与标准方法比对;2、测量值处在标准限量上下时,以标准方法测量值报告;3、定期检验传感器灵敏度,及时更换传感器。 2、“规范”2006年版对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不合格、经采取措施后的再次检测是如何要求的? 答:不合格项再次抽检并加倍,且包含原不合格房间。 3、“规范”2006年版对房间内污染物浓度的检测点数是如何要求的? 答:第6.0.13条中的表。 4、“规范”2006年版对室内TVOC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哪些方面修改? 答:主要有:1、采样流速降低,采样体积减小。2、采用稳流采样器。3、可直接进样。4、可使用标液或标气,9种成分。 5、一座民用建筑准备交工验收,检测单位已接受委托检测,进入现场测量前,取样检测人员应进行哪些方面的具体准备工作? 答:了解工程概况、索要设计图纸、向委托单位说明“规范”要求并希望配合、制订检测方案、准备仪器、确定进入工地时间并通知工地等。 6、在进行室内污染物浓度检测时,采用集中中央空调的建筑物,对中央空调的运行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答:应在集中中央空调运行的情况下进行检测。只有这样才是将来使用中的情况,具有代表性。 7、试简述GB50325-2001(2006)中是如何做TVOC的工作曲线的。 答:取不同浓度梯度的TVOC标准溶液1~5μl,利用气相色谱的进样器,注入到Tenax-TA管的玻璃纤维部分,用氮气以100ml/min的流速吹扫5分钟,再取下装载过的管子放入热解吸仪中,使氮气流的方向与装载气流的方向相反,在300℃下加热5分钟后,解吸到100ml针筒中,于60℃平衡30分钟后,取1ml进样,以峰面积做纵坐标,TVOC的质量为横坐标,做工作曲线。求出斜率。标准曲线应包括限量点。 8、 在检测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和氨时,如果样品的浓度超出了标准曲线的范围,该如何处理? 答:可用试剂空白稀释样品显色液后再分析,计算浓度时,要考虑样品溶液的稀释倍数。 五、 计算题: 1、现检测到一间房内的甲醛吸收液的吸光度为0.451,空白液的吸光度为0.078,室外甲醛吸收液的吸光度为0.116,甲醛工作曲线的斜率为0.3724(以吸光度为纵坐标,5ml甲醛吸收液中的甲醛质量为横坐标,单位μg),采样时的压力为99.70Kpa,温度为25.3℃,采气流量为0.5L/min(校准过的流量),采样20min,试计算该房间内的甲醛浓度。 (答案:0.100mg/m3) 2、某小区有20栋别墅,分两种类型:A型4栋,每栋100间,B型16栋,每栋10间,每间面积均在10——40m2间,请问可布设多少检测点? (答案:68个点) Ⅱ 建筑装修材料部分 一、填空题 1、“规范”2006年版对放火涂料中游离甲醛的限量规定是 0.5g/kg 。 2、“规范”2006年版对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有新的检测要求,即能释放甲醛的混凝土外加剂须测量其游离甲醛含量,并不应大于0.5 g/kg. 3、GB50325-2001(2006)中规定检测的装修材料有 人造板材 , 混凝土外加剂 , 溶剂型涂料 , 水性涂料 等。 4、人造板材是甲醛的主要污染源,这是因为制造人造板材时,用了一种胶粘剂,这种胶粘剂的名字叫脲醛树脂胶 。 5、做人造板材甲醛污染物检测的方法主要有 干燥器法 , 穿孔萃取法 , 环境测试舱法 。 6、GB50325-2001(2006)中规定:胶合板、细木工板宜采用 干燥器法 做甲醛释放量检测,刨花板、中、高密度板宜采用穿孔萃取法 做甲醛含量检测,饰面人造板宜用 环境测试舱法 做甲醛释放量检测。 7、GB50325-2001(2006)中规定,干燥器法测甲醛释放量,E1类板材限量为 1.5mg/L ,E2类板材限量为5.0mg/L。 8、GB50325-2001(2006)中规定,水性涂料应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和 甲醛 两项指标。其测定方法应按《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2-2001 附录A、附录B的方法进行。溶剂型涂料应做 苯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两项指标。 9、GB50325-2001(2006)中规定.聚氨酯漆应测定固化剂中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含量,并应按其规定的最 小 稀释比例计算出聚氨酯漆中的TDI含量。 10、GB50325-2001(2006)中规定,民用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能释放氨的混凝土外加剂,氨的释放量不应大于0.1%,能释放甲醛的混凝土外加剂,其游离甲醛含量不应大于0.5g/kg,测定方法应符合国标 GB18582-2001附录B的规定。 二.判断题 1、“规范”2006年版要求水性涂料、水性胶粘剂、水性处理剂中VOCS及游离甲醛含量测定方法均按“规范”附录B的方法要求进行。 (×) 2、GB50325-2001(2006)中的干燥器法测甲醛释放量引用的是GB/T17657-1999中的检测方法。 (∨) 3、GB/T17657-1999中穿孔法测中、高密度板甲醛含量采用的是酚试剂分光光度法。 (×) 4、卡尔费休法测水性涂料中的水分时,卡尔费休液应选择能检测含醛、酮样品的卡尔费休液。 (∨) 5、GB50325-2001(2006)中用环境测试舱检测人造板材的操作条件为:温度20±1℃,湿度为45%±5%,空气交换率1±0.05次/h,载荷比1:1。 (×) 6、GB6750-86测水性涂料密度时,恒温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2℃。 (×) 7、GB50325-2001(2006)中测溶剂型涂料中的苯采用的是顶空气相色谱法。(∨) 8、GB50325-2001(2006)中检测混凝土外加剂中的甲醛含量同检测水性涂料中甲醛的含量所用的检测方法是一样的。 (∨) 三. 选择题: 1、干燥器法测人造板材中的甲醛,板材的加工尺寸为: ⑵ ⑴.15cm×15cm ⑵. 5cm×15cm ⑶. 5cm×10cm ⑷. 5cm×20cm 2、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溶剂型涂料中的苯,顶空瓶应置于40℃恒温箱中平衡的时间为:⑶ ⑴.1小时 ⑵.2小时 ⑶ .4小时 ⑷.6小时 3、GB18588-2001中检测混凝土外加剂中的氨,固体试样需在干燥器中放置⑶ ⑴.8小时 ⑵.12小时 C⑶.24小时 ⑷.48小时 4、GB18588-2001中检测混凝土外加剂中的氨,在备蒸馏的溶液中加入数粒氢氧化钠,用广泛pH试纸试验,调整溶液pH值: ⑷ ⑴.大于7 ⑵. 大于10 ⑶.大于11 ⑷.大于12 5、GB/T17657-1999中穿孔法测中、高密度板甲醛含量采用的萃取溶剂是:⑵ ⑴ 丙酮 ⑵ 甲苯 ⑶ 乙酸丁酯 ⑷乙酸乙酯 四、简答题: 1、简述GB 50325规定的人造板材甲醛释放量测量的方法。 答:3种方法:穿孔法、干燥器法、环境测试舱法。 2、工程建设单位准备送检材料进行放射性测量,检测单位如何向委托方说明情况? 答:1、了解工程情况、及拟送检的是什么材料、是否有检测报告、使用部位、材料用量等,向客户明确应是无机材料;2、送样量应在6kg以上。 3、混凝土外加剂的室内环境检测项目是什么?这样要求的理由是什么?有什么注意事项么? 答:氨及甲醛。避免造成室内污染。向客户说明“规范”要求,甲醛检测偏重于减水剂。 4、简述GB18588-2001中混凝土外加剂中氨的测定原理。 答:从碱性溶液中蒸馏出氨,用过量硫酸标准溶液吸收,以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剂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过量的硫酸。 5、简述水性涂料的检测过程 答: 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检测。 1 标准曲线的制作:配一系列已知浓度的甲醛标准溶液,加入乙酰丙酮显色剂,在沸水浴中显色3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用1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在412nm下测吸光度,以吸光度作纵坐标,甲醛浓度做横坐标,做工作曲线,求出斜率。 2样品的检测:在分析天平上称取2g试样置于已预先加入50ml水的蒸馏瓶中,轻摇,再加200ml水,安好蒸馏装置,使馏分出口插入接受器中(接受器中预先加有少量水)。馏分接受器外部加冰冷却,加热蒸馏,收集馏分200ml ,取下馏分,定容至250ml。取出5ml定容后的馏分,按作标准曲线的方法作样品吸光度,根据工作曲线斜率计算涂料中甲醛含量。 五、计算题: 1、根据GB50325-2001(2006),在测定水性涂料的VOCs实验中,测得水性涂料中的水分含量为39.5%,水性涂料的不挥发物及密度测定数据如下: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该水性涂料的挥发物含量VOCs。(已知23℃时水的密度为0.9975g/ml) (答案:水性涂料的挥发物含量VOCs为25.94g/L)。 Ⅲ 基础知识试题 一 填空题 1、 国家标准GB 6682—92 《分析试验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中规定,三级水在25时的电导率为 0.5ms/m ,pH范围为 5.0~7.5 。 2、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 内外壁不挂水珠 。 3、 常用玻璃量器主要包括 滴定管 , 容量瓶 , 移液管 ,使用前都要经过 计量 部门的检定。 4、 由于温度的变化可使溶液的 体积 发生变化,因此必须规定一个温度,即标准温度。国家标准将 20℃ 规定为标准温度。 5、 玻璃量器一律不得 加热 ,不能在 烘箱 中或 火上 干燥,可用 刷子洗后控干。 6、 吸管为 量出 式量器,外壁应标有 Ex 的字样,容器瓶为 量入 式量器,外壁应标有In 的字样。 7、 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应表示为 物质的量浓度 ,它的量符号是c ,单位为摩尔/升 ,单位符号为moL/L 。 8、 根据《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的规定,标定标准滴定溶液时,须两人进行试验,每人分别做四 平行,每人测定结果级差的相对值不得大于重复性临界极差的相对值0.15% 。两人共做八平行,测定结果级差的相对值不得大于重复性临界极差的相对值0.18%。取两人八平行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为测定结果。在运算过程中保留 5 有效数字,浓度值得出结果取 4 为有效数字。 9、 在气-固色谱柱内,各组分的分离是基于组分在吸附剂上的 吸附 、 脱附 能力的不同,而在气液色谱中,分离是基于各组分在固定液中的 溶解 、 挥发 能力的不同 10、 气相色谱分析要求载气的流量要稳定 ,其变化小于 1% 。通过 使用减压阀、稳压阀、针形阀,来控制气流的稳定。 11、 使用毛细管色谱柱时,为防止样品超载,必须使用专门制作的 分流进样器 ,样品在其中仅有微量样品进入毛细管柱,进入柱内的载气流量与放空的载气流量之比称为分流比,其范围为1:10~1:100。 12、 色谱柱是气相色谱的核心部分,色谱柱可分为 填充 柱和 毛细柱 柱,后者又可分为 空心毛细 柱和 填充毛细 柱两种。 13、 色谱分析选择固定液时根据“相似性原则”,若被分离的组分为非极性物质,则应选 用 非极性 固定液, 14、 色谱峰越窄,理论塔板数就越 多 ,理论塔板高度就越 小 ,柱效能就越 高 。 15、 在程序升温的诸多操作条件中,影响分离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升温速率 和 载气流速 。 16、 民用建筑室内的放射性氡气来源于建筑材料、装修材料及土壤氡,氡的化学活性极差,属惰性气体。 17、自然界中的氡主要有 两种同位素,它们分别是 Rn222和 Rn220,氡的主要危害是可致肺癌 。
二、判断题 1、GB 50325-2001国家标准中涉及的主要天然放射性核素是:镭、钍、钾,它们的元素符号依次是Th、Ra、K。 (×) 2、“自然界中任何天然的岩石、砂子、土壤无不含有放射性核素”这句话是错误的,因为太绝对了。 (×) 3、α、β、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射程最长,α射线的射程最短。 (∨) 4. 在电子天平上的称量结果实质上是被称物重力的大小,它与重力加速度(g)有关。 (∨ ) 5. 电子天平抗干扰能力强,可以在恶劣及震动的环境下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6. 色谱分析液体样品时,要求在气化温度下样品能瞬间气化而不分解,为此,气化温度一定要高于被分离物质的沸点,并要比柱温度高50-100。 (×) 7. 色谱柱的分离效能主要是由注中填充的固定相所决定的。 (∨) 8.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使用温度不应超过100,温度高可能损坏离子头。(×) 9. 色谱分析把保留时间作为气相色谱定性分析的依据。 (∨) 10. 范式方程中,涡流扩散项与填充物的平均颗粒直径及填充的均匀性有关,即颗粒越细,填充越均匀,则塔板高度越小,柱效越高。 (∨) 11. 提高柱温能提高柱子的选择性,但会延长分析时间,降低柱效率。 (×) 12. 色谱操作中,在能使最难分离的物质对能很好分离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取较低的柱温。 (∨) 13. 色谱的老化温度应略高于操作时使用的柱温,色谱柱老化好的标志是接通记录以后基线走的平直。 (∨) 三 选择题 1、氡对人的危害主要是由 ⑵ 造成的。 ⑴ 氡原子 。⑵ 氡的衰变子体。⑶氡分子 2、Rn222是什么同位素的衰变子体,Rn222的半衰期是多少?⑵
⑴ U238 ,2600年 ⑵Ra226, 3.8天 ⑶ Th232 ,45亿年 3、市售浓硫酸的浓度在96 %左右,该硫酸的浓度为( C ) A物质的量浓度 B质量浓度 C质量分数 D体积分数 E H2SO4 4、在试验中要准确量取20.00mL溶液,可以使用的仪器有( B、D ) A量筒 B滴定管 C胶帽滴管 D吸管 E量杯 5、在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剂量点得到达,在指示剂颜色突变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D ) A化学计量点 B滴定分析 C等当点 D滴定终点 E滴定误差 6、 关于气相色谱的特点,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D )、 A气相色谱法选择性好 B分离效率高 C灵敏度高 D可用来直接分析未知物 E分析速度快 7、 在气液色谱柱内,被测物质中各组成的分离是基于( B ) A各组分在吸附剂上吸附性能的差异 B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的分配性能的差异 C各组分在固定相中浓度的差异 D各组分在吸附剂上脱附能力的差异 E各组分氧化还原性能的差异 8、 在气相色谱中,直接表征组分在固定相中停留时间长短的参数是( B ) A保留时间 B调整保留时间 C死时间 D相对保留值 E保留体积 9、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定性的参数是 (A) A保留值 B峰高 C峰面积 D半峰宽 E分配比 10、 气相色谱中与含量成正比的是 (D、 E) A保留体积 B保留时间 C相对保留值 D峰高E峰面积 11、 通常把色谱柱内不移动的、起分离作用的固体物质叫做 ( C) A 担体 B 载体 C 固定相 D 固定液 12、 在气固色谱分析中使用的活性炭、硅胶,活性氧化铝等都属于 (C) A 载体 B 固定液 C 固体固定相 D 担体 E 液体固定相 四、简答题 1、什么叫“内照射指数”,什么叫“外照射指数”? 答:(“规范” 第二章 “术语” 中2.0.4条、 2.0.5条内容) 2、一个对GB50325标准不了解的客户找到工程检测单位说:自己3个月前住进刚装修好的房子,一周后发现孩子得了胃病,听说甲醛、氡气可致胃癌,希望按GB50325检测污染情况。作为工程检测单位人员,你准备如何处理此事? 答:先解释甲醛、氡气不致胃癌,在说明已入住的房子不适合GB 50325,然后再看客户意见行事。 3 什么叫等物质的量规则:在化学反应中消耗的各反应物以及生成的各产物的 物质的量相等。 4、什么叫碘量法 :利用碘的氧化性和电离子的还原性进行物质含量测定的方法。 5、什么叫朗伯-比尔定律:朗伯定律是说:光的吸收与吸收层厚度成正比;比尔定律是说:光的吸收与溶液浓度成正比,二者合为一体成为朗伯-比尔定律,其表达式为:A = kbc 6、 什么叫保留时间(tR):组分从进样到出峰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时间。 五、计算题 1. 已知H2SO4的密度为1.84g/mL,质量分数为96%,求其物质的量浓度。 (1)c(H2S04)= ? mol/L (2) c(1/2H2SO4) = ? mol/L (已知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07 ), 解:1L该H2SO4中含纯H2SO4的量为:1.84×96%×1000÷98.07=18.01mol/L c(1/2H2SO4) = 1.84×96%×1000÷49.035 = 36.02mol/L 2.已知某盐水1L溶液中含氯化钠80g,问该溶液中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已知:氯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44) 解:氯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44,即该氯化钠溶液1L中含58.44g为1mol。 .现每升含NaCl 80g ,物质的量浓度应为: 80/58.44 = 1.3689 (mol/L) 3.某Ⅰ类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测量结果如下表,请在“是否超标结论”栏填入结论: Ⅳ 空气氡、土壤氡、材料放射性检测(50分) 一、填空题 1、“规范”2006年版对空气中氡浓度测定时,使用径迹刻蚀法的布放时间应不少于30 天,活性炭盒法的样品布放时间不少于2 天并应进行湿度修正,使用连续氡检测仪进行取样检测时,取样检测时间应 大于 仪器的读数响应时间。 2、 当某工程地点土壤氡浓度低于 20000Bq/m3时,工程可不进行基础防氡处理。 3、 当某工程地点土壤氡浓度高于20000Bq/m3时,工程须进行低层地面抗开裂处理。
4、 当某工程地点土壤氡浓度高于30000Bq/m3并低于50000Bq/m3时,工程须进行基础一级防水(防氡)处理。
5、 当某工程地点土壤氡浓度高于50000Bq/m3时,工程须进行严格的综合性基础防氡处理。 6、当某工程地点土壤氡浓度高于50000Bq/m3时,工程须进行土壤放射性测定。 7、当某地方土壤氡浓度平均值低于 10000Bq/m3,且 无地质断裂构造时,工程可不进行土壤氡浓度测量。 8、建筑工程土壤氡浓度测量的步骤是:首先在现场布线,然后在各测量点地面打下50——80cm深、直径20——40mm的孔洞,将抽气管插入,密封地面处,缓慢抽气测量,然后进行仪器测量因子的换算,求出各测量点的土壤氡浓度。 9、 民用建筑工程采用的天然花岗岩石材、瓷质砖,当使用量超过200m2时,应进行放射性指标的复验。 二、判断题 1、一般情况下,室内外空气中氡浓度均在几十个Bq/m3上下。 (×) 2、“规范”对室内氡的测定未限定某种国家标准方法的理由是国家标准太多,各有各的优点,无法选择某一个作为指定的标准方法。 (×) 3、土壤表面氡析出率的定义是:单位面积上(厘米2),单位时间内(分)析出的氡的放射性活度(Bq)。 (×) 4、土壤表面氡析出率测量方法主要适用于干旱地区的土壤氡测量。 (×) 5、当某工程地点土壤氡浓度高于50000Bq/m3时,工程须进行土壤放射性测定,测定项目包括:测定土壤的镭、钍、钾含量。 (∨) 6、土壤氡可通过下水道进入室内。 (×) 7、建筑材料是室内氡的主要来源。 (×) 8、“规范”2006年版将砂、石、砖、水泥、混凝土等定为无机非金属建筑主体材料,将石材、吊顶材料、无机瓷质砖粘结剂等定为无机非金属建筑装修材料。 (∨) 9、 GB 50325-2001国家标准中对无机建筑空心材料规定的外照射指数限量是1.3,内照射指数限量是1.0。 (∨) 三、选择题 1、测量发现室内氡浓度在标准规定限量上下时,应注意的问题是⑴ 。
⑴ 延长测量时间以确认 ⑵ 通知委托单位采取措施 2、GB 50325-2001国家标准中对无机非金属建筑主体材料规定的外照射指数限量、及内照射指数限量分别是:⑶ 。 ⑴ 1.0 , 1.3 ;⑵ 1.3 ,1.0 ;⑶ 1.0 ,1.0 。 3、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放射性指标的测试方法应符合的国家标准的标准编号是: ⑵ 。 ⑴GB50325 ; ⑵ GB6566 ; ⑶ GB/T 18883。 4、进入工地的瓷质砖的使用量超过200m2时须进行放射性含量复验测量,这里的使用量指的是:⑶ 。⑴ 1套住宅。 ⑵ 一个小区 。 ⑶ 一个单体建筑。 5、影响土壤氡浓度的主要地质环境条件有什么⑴ 、 ⑵ 。
⑴ 当地土质 ⑵是否有地质断层 ⑶ 风向、风速 6、使用RAD7测氡仪查找室内氡进入点的原理是 ⑴ 。
⑴ 利用Rn222与Rn220子体的α粒子能量不同 ⑵ 氡进入点的的氡浓度高 ⑶ 氡进入点有裂缝 7、全国土壤氡浓度平均值是 ⑴ 。 ⑴ 7300Bq/m3 ⑵ 5000Bq/m3 ⑶ 8300Bq/m3 8、当某地土壤氡浓度平均值低于10000Bq/m3,且工程地点无地质断层时,“规范”对土壤氡测量的要求是:⑶ 。 ⑴ 不须进行 ⑵ 仍然要进行 ⑶ 可以不进行 四、问答题 1、一座住宅楼竣工验收检测时发现2楼一卧室氡浓度为210±50 Bq/m3,你对此有何考虑,并如何处理? 答:1、1楼是否也有超标情况?2、测量值在标准限量上下时应延长出来时间。 2、简述“规范”2006年版对新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前的土壤氡测量与控制有什么要求?(“规范” 第四章 第一节、第二节内容概述) 3、平顶山市未进行过地区性土壤氡浓度调查,某个民用建筑工程已进入勘察设计阶段,委托方希望检测单位进行土壤氡测量,检测单位如何开展工作?(了解工程概况、工程地质情况、了解工地情况、索要施工图纸、制订检测方案、准备仪器、进入工地检测、编写报告等) 五、计算题 1、某建筑工地,准备测量土壤氡浓度。该楼长74m,宽13m,可布多少个测量点? (答案:27个测量点) 2、经测量,某送检瓷砖样品的Ra226比活度为18.5Bq/kg,Th232比活度为130Bq/kg,K40比活度为2100Bq/kg,试求该样品的内照射指数及外照射指数并解释使用范围有无限制。 (答案:内照射指数为:0.5 ;外照射指数为 1.5 ) Ⅴ 、技术、质量负责人问答题(50分) 1、请问:一份民用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时,检测单位提供的室内空气中污染物检测报告主要应包含哪些信息? 答:关于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的检测报告的信息量,除了GB/T15481 有11点要求外,还应包括: ①、装修工程名称、地点、工程规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名称(工程的唯一性标识); ②、结构形式(涉及建筑材料); ③、内部装修情况(涉及材料及用量)等简要描述; ④、完工日期(涉及7天); ⑤、取样检测日期、所用仪器设备、分析方法等检测过程、条件等信息; ⑥、测量结果及需要时的说明(如“仅对来样负责”话,是否超标、是否合格的话等); ⑦、送技术负责人签发的检测报告应附原始记录等原始资料; ⑧、材料检测报告的材料名称应规范化(便于与规范比较),样品状态应描述(既是材料的理化标识——放射性,又往往是测量前对样品的前期要求——板材)。 2、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遇到“规范”(GB50325)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两个标准的关系问题,请问:这两个标准有和异同?
答:两个标准的管理对象都是建筑物室内环境质量,但有许多不同点:
⑴、两个标准的适用范围不同
⑵、两个标准控制的室内环境要素有不同
⑶、两个标准控制的污染物限量及取样测量要求有不同
⑷、两个标准中污染物分析方法有不同
⑸、在标准执行中,两个标准的强制性程度不同 3、请问:决定检测报告正确性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简述。 答:主要有: 人员: 设施和环境条件; 检测方法及确认; 设备; 测量的朔源性; 抽样; 检测物品的处置。 4、请您对目前“规范”贯彻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发表意见并提出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