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检测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手机扫码登录更安全

查看: 917|回复: 0

绿色城市化之路该怎么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4 07: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标准管理系统

一分钟快速注册,轻松融入检测圈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城市化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经之路。选择何种城市化模式至关重要,资源环境效应无疑是选择城市化模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城市化规模庞大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较低。目前我国城镇人口达到6.99亿人,到城市化基本实现时,全部城镇人口将达到10亿人。虽然我国国土辽阔,但适宜居住的地区面积小,宜居度较高的地区只占国土面积的20%左右。粗放式地推进城市化不仅会影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会对世界资源市场和更大区域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我国很多城市在绿色城市化道路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国内已有近百座城市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规划,5省8市的低碳地区试点陆续推开。但这只是局部性、探索性的,很多城市并没有实现绿色城市化,其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依然较为严重。
  一方面,城市化中资源消耗严重。1980年至2005年间,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扩张了5.78倍,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每增长1%,就占用农地两万公顷左右。目前,中国消耗的钢铁、水泥占世界比重的50%,消耗的能源占世界比重的20%,但是国内生产总值只占世界10%左右,其中城市能源消耗总量占全部能源消耗的75%左右。
  另一方面,城市化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目前中国约有1/5的城市大气污染严重。全国城市年产生活垃圾1.5亿吨,每年以8%~10%速度增长;垃圾处理率为50%,只有10%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城镇土壤中出现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农村尤其是城镇周边农村地区环境质量和生态安全不容乐观。由于城市化迅速推进,靠近城市的农田、森林、湖泊等生态系统逐渐被破坏甚至消失,生态系统功能大幅度削弱。
  目前我国城市化仍处于大规模建设阶段,土地资源大量消耗、环境问题频频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但也有一些带有中国特色和赶超特色的因素。
  一是以制造业为城市化主要动力。我国城市服务业发展不足,城市经济中工业主导特征明显,尤其是近期重化工业带动特征明显,给资源环境带来了沉重压力。目前全国城镇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60%上升到70%以上,加重了水、能源和资源的消耗。
  二是城市财政严重依赖土地出让收入。许多城市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占全部收入的1/3,一些特大城市比重甚至达到1/2。受特殊土地利用制度影响,现行土地收益分配机制不利于抑制地方政府主导下城市化发展对用地扩张的冲动。
  三是城市居民公用事业价格补贴依然明显。“以乡补城”的现象没有完全消失,农村居民电价仍然高于城市居民。部分城市中公共交通也存在补贴现象,这加大了城市生活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价格的调控作用被扭曲。
  在中国,要走绿色城市化道路,笔者建议如下:
  确立绿色城市化模式。把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环境的消耗纳入城市化战略制定之中,把相关指标纳入城市发展考核体系,按照生态城市的理念和要求推进城市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生态保护、资源利用和设施建设等。推动低碳生态技术的集成应用,将低碳产业、低碳城市和低碳生活方式有机结合;逐步提高绿色建筑比重,推广绿色建筑的标准规范,建立建筑能耗测评与绿色建筑标识制度;发展绿色交通,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优化步行和自行车道路系统;加快对既有老旧建筑的节能改造,推广计量化供热供气;加强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增加森林和绿地空间,保护和建设湿地,提高碳汇能力。
  优化城镇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探索煤炭高效清洁转化的新途径,适当开发利用新型清洁能源。加快推进城镇传统产业的绿色化改造,大力推进城镇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进程,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加快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把城市管理和服务业发展有机统筹起来,放松服务业管制,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和良好的区位。
  提高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能力。创新投资方式,加大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加强城乡结合部、城市边缘区以及中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保证环境基础设施规模增加速度快于新增建设用地增长。将提高基础设施运营水平与提高处理能力并重。继续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大力提升中小城镇污水处理水平,保证污水管网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同步。建立确保环境基础设施运行的制度,通过合理收费、多种运营方式,加强对环境基础设施运营的监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播台
招聘信息台 我也要招聘

QQ|小黑屋|手机版|工程检测网检测论坛 ( 苏ICP备09082304号-7 )

GMT+8, 2024-11-27 12:46 , Processed in 0.092616 second(s), 23 queries .

咨询电话:0571-87163301

Copyright © 2012-2020, 工程检测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