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检测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手机扫码登录更安全

查看: 1636|回复: 2

混凝土里放电子标签 从源头杜绝“豆腐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4 16: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标准管理系统

一分钟快速注册,轻松融入检测圈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昨天,第七届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沪举行,会上颁发了“国家产品信息可追溯体系应用和技术创新系列奖”,上海的“建设工程检测样品唯一性标识管理”项目获“应用示范工程奖”。据了解,该工程已使本市100多个建筑工地生产的混凝土植入了电子标签,它们能记录每一批次混凝土的信息,从源头上杜绝“豆腐渣”工程。这一追溯体系有望于明年覆盖全市4700多个工地。  射频识别的英文名字叫RFID,也称“电子标签”,它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RFID是物联网的关键技术,把电子标签植入物品,就能用它来记录这件物品的信息,并被感应设备读取。电子标签的功能类似于条形码,但它能存储的信息量比条形码大得多,因此可实现对每一件产品的信息追溯。
  去年10月,上海市政府颁布了《上海市建设工程检测管理办法》(第73号令),《办法》第十六条指出:“检测试样抽取、制作时,监理单位或者建设单位的见证人员应当对检测试样张贴或者嵌入唯一性识别标识,并现场将检测试样信息录入检测信息系统。”
  上海纽斯菲尔物联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董伟告诉记者,第73号令中的“唯一性识别标识”,指的就是电子标签。这些标签的天线是由该公司研发的。据董伟介绍,以前,建筑工程的原材料——混凝土的质量、安全管理存在漏洞。混凝土是由搅拌站生产的,搅拌出成品后,他们会将试样送检测单位。这样一来,就存在“高配低用”的可能,即送检的混凝土是合格的,实际生产的则是问题产品。此外,检测单位可以人为修改数据,有“舞弊”空间。
  RFID被引入建筑行业,加上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经过9个月的反复试验,纽斯菲尔物联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研发出了能在潮湿环境中正常工作的电子标签天线,把它们植入混凝土后,就能记录每一批次的信息,如它们将用于哪个楼盘的哪一层。在建筑工地,监理单位的见证员负责在每一批次的混凝土中植入电子标签,随后送检测单位;该单位读取电子标签的数据后,这些数据就会被直接上传到一个市级数据库。在这一流程中,电子标签“铁面无私”而又“明察秋毫”,把它所对应的混凝土信息记录在案。有了它的监管,搅拌厂的产品质量就得到了有力保障。
  据悉,今年上半年,这一可追溯体系已覆盖了本市100多个建筑工地,对保障性住房的混凝土质量进行了有效监管。明年,该体系有望覆盖全市4700多个工地,使所有工程都能从源头上杜绝“豆腐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5 12: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帖子很好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31 08: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播台
招聘信息台 我也要招聘

QQ|小黑屋|手机版|工程检测网检测论坛 ( 苏ICP备09082304号-7 )

GMT+8, 2025-2-2 16:46 , Processed in 0.073618 second(s), 24 queries .

咨询电话:0571-87163301

Copyright © 2012-2020, 工程检测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