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判定灌注的混凝土已达到设计标高,使用本监测仪可大大提高混凝土灌注桩的合格率,克服混凝土资源的严重浪费,降低基础开挖的难度,减少处理多余混凝土弃块的环境污染和降低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
产品仪器图片
一、测量原理:
通过测量钻孔桩灌注混凝土的比重、电阻抗、电容抗等特性多参数作为判定依据值,把测量探头插入安置在钻孔桩设定的标高处,当测量探头的测量结果达到判定依据值时,则监测仪自动判定灌注的混凝土已达到设计标高。
二、用途:
用于钻孔灌注桩在灌注过程中测量混凝土与泥浆界面位置的专用仪器。同时还能用于测量钻孔中泥浆液体的比重。
三、优点:
使用本监测仪可大大提高混凝土灌注桩的合格率,克服混凝土资源的严重浪费,降低基础开挖的难度,减少处理多余混凝土弃块的环境污染和降低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
四、传统方法和产生的问题:
传统的钻孔桩混凝土面标高量测方法是通过一个带着测绳的测锤进行量测,测锤重量大约1kg,呈锥形。测锤通过人工向桩孔内放入,由于混凝土中含有碎石等粗骨料,当测锤在混凝土中通过时,其测量人员的手感与在泥浆中的手感不一样,通过这种感觉确认混凝土面的标高,可见随着混凝土面埋深的增加,其量测误差越来越大。随着空孔深度的增加测锤量测误差越来越大,混凝土面的标高控制难以精确,基坑开挖后,坑内桩身柱高低不一,呈“石林”状。其直接导致的结果是:
1、工程材料的浪费造成工程成本的上升;
2、桩头的截取难度、运出和处置费用增加,造成处理堆放混凝土弃块周围的环境污染;
3、造成基坑施工工期的延长。
例如:武汉市每年有上千个基桩施工工程,由于深基坑的基桩混凝土的标高界面很难控制,往往多灌注很多混凝土,一般每个工程的基桩施工浪费混凝土费用为50~200万元,武汉市每年就此浪费大约十多亿元;并且还有因多灌混凝土而产生的处理、运输、处治费用和环境污染;中南冶金地质勘查局等单位应用我公司研发的钻孔桩混凝土界面及泥浆比重自动监测仪就完全克服了这些问题,经济效益明显。我国是世界上施工钻孔灌注桩最多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完工4000~5000万根钻孔灌注桩,则由此引起的灌注桩工地因超灌引起的混凝土浪费数额相当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