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检测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手机扫码登录更安全

查看: 1148|回复: 0

建筑智能化之路怎么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0 07: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标准管理系统

一分钟快速注册,轻松融入检测圈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在我国,建筑智能化并不是一个新的命题,发展到今天,已经从概念层面延伸到了应用层面。建筑智能化涉及广泛,涵盖电气、安装、装修、弱电、计算机、软件等诸多学科,又属于建筑行业的一个边缘分支。然而,在很多时候建筑智能化并不受各大设计院青睐,多数设计院都把建筑智能化划在了电气专业,而一级建造师又把建筑智能化划在了机电工程专业,而有些业主更是把建筑智能化划在了IT或信息化专业,对建筑智能化的定义可谓是五花八门。同时,行业标准的缺失、系统间难以实现协同控制等问题更是制约着建筑智能化的发展。那么,国内建筑智能化究竟是怎样一个现状,未来的趋势又怎么样,如何走好建筑智能化之路,让智能化的居所真正提升大众的生活品质呢?让我们聆听专家们的真知灼见。

  建筑智能化的发展空间很大
  毛剑瑛(住建部科技委智能建筑技术开发推广中心副主任):
  实际上智能建筑发展这个话题是比较大的,智能建筑的概念提出大概有十六七年了,发展得也不错。那什么叫智能建筑呢?智能建筑是采用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现在还有多媒体的技术、网络技术,为建筑里边的用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绿色的、方便快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目前我们国内的一些智能建筑,实际上是一个弱电的专业,与国外还略有一点差别。
  要说国内建筑智能化的现状,应该说比十年前要规范多了,它有设计标准,有施工标准,有验收规范。但是我觉得现在IT技术迅速发展,应该说发展最快的是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智能建筑这样一个行业,是一个很大的提升。如何把这些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很好的应用在建筑学,对整个智能建筑都有一个很大的提升,这应该是行业重点思考的问题。无论如何,智能建筑最终的目的还是给用户、住户提供一个非常个性化的、人性化的居住体验,让人真正感觉到一种舒适、安全、又是非常节能、环保、快捷的环境。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建筑智能化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

  可视对讲领域竞争越发激烈
  白淦文(深圳市视得安罗格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
  说到建筑智能化,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可视对讲,确实,我们公司就是专注于这一领域的生产企业。在我看来,一个成功的企业最关键是要紧贴市场的需求。大家知道,中国的建筑格局与国外不一样,国内的楼宇动辄一千户、一万户,甚至四万、五万户,这些都是正常的。但当我们把这个情况跟国外的同行交流的时候,他们都感到非常惊讶。所以说现在中国国内的可视对讲企业之所以能取得比较大的发展,与国内建筑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有关。
  但是坦率的说,Ipad、Iphone的大热,确实冲击到可视对讲产业,甚至有人会说,可视对讲要被取代,所以说现在这个行业处在一个转折点,这是行业内人士需要关注的问题。同时,大家都能感受到,目前可视对讲行业的成本在上升,包括用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等,但是产品价格却在下跌,加上不断有新的厂家进入到可视对讲领域,所以现在对于可视对讲来说,面临很多难题。

  智能建筑应该是居家智能的终端
  汤光耀(厦门立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其实大家所提到的智能建筑、智能家居,从我们这个角度来说,它应该是居家智能终端,而不应简单是生产家电、网络这些设备。智能家居首先的要求应该是居家安防,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安防、可视对讲,包括像小孩或者老人的远程看护,这些都是切入点。我们立林公司在2000年就开始智能家居的研发,现在已经是第三代。在我们看来,在产品功能设计、产品稳定性、生产工艺方面都要严格把关,不断努力,才能生产出合格的智能家居产品。我们更看重的应该是可靠、稳定的运行。那么基本的硬件平台已经建立了,接下去就是努力在这个平台上面不断的开发应用软件。立林公司一直非常关注市场的趋势,随着IPAD的推出和普及应用,我们也将推出基于这些高端手机的操作平台。
  就像网上大家说的,智能家居无所不能,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因为在居家环境中,其实灯光控制,包括娱乐、音响的控制,其实每个家庭或者每个人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我记得在一般四星级、五星级的酒店,在入住的时候,他会把你第一天的习惯,第二天恢复成你的习惯,像回到家的感觉。我相信我们公司也一定会做到这一点。

  发展智能建筑需要尽快建立标准
  韩飞(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工程师):
  在我看来,智能建筑发展目前最重要的还是要继续推动标准的尽快建立,改善我们产品的使用程度。每年我们设计院做的小区大概有上百万平米,但是有多少厂家想到要做智能家居?这其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小区仅仅选做可视对讲,目前也只能做到这个层次。这一点是非常遗憾的,不是不愿意做,而是问题太多,标准不统一,无法实现互联互通。所以我希望尽早建立标准,尽快实现兼容互通。
  此外,我还想抛出一个问题,智能家居、智能建筑到底是针对开发商还是针对单个家庭的?比如一个家庭需要做一套智能家居系统,但可能所在小区的硬件条件根本无法达到这个环境,这是目前的现状,需要各个厂家还有专家呼吁或者推动。

  建筑智能化还存在三大问题
  张永刚(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我所在的部门主要负责国内智能建筑的产品标准管理,我认为目前产品标准远远滞后于工程标准,所以导致现在行业的叫法可能不统一。国际上对智能建筑产品的硬件、功能、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提得非常明确,而在国内现在这些标准还没有做出来。
  目前我国智能建筑市场还不太完善,我以为主要有三大问题:一是设备的维护。设备装上以后,一年能动,两年半能动,到了三年多数就不能动。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没有很好维护是重要因素。我们必须建立一个第三方维护的队伍或者机制。智能家居是智能建筑其中一个主要的子系统,但是就整个智能建筑来说,我们需要建立这样一个维护的机构。二是目前智能家居和智能建筑领域的产品还有厂商之间的独立性很强,厂商的互换和操作还远远不够。这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标准的问题。所以在智能家居方面,我们做了一些标准框架,对以后的立项提供一些参考依据。三是服务不到位。我们要注重维护就是服务的问题,现在房地产商对智能建筑是非常看好的,但是如何给房地产提供一个服务的通道就成为一个关键。如果服务通道没有的话,自然就会存在叫好不叫座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播台
招聘信息台 我也要招聘

QQ|小黑屋|手机版|工程检测网检测论坛 ( 苏ICP备09082304号-7 )

GMT+8, 2025-2-2 11:04 , Processed in 0.070214 second(s), 22 queries .

咨询电话:0571-87163301

Copyright © 2012-2020, 工程检测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