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快速注册,轻松融入检测圈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蓝皮猫 于 2019-1-8 09:31 编辑
对于《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 1499.2-2018中最大力下中延伸率Agt测定的说明 一、对牌号带E的钢筋只检测最大力下中延伸率Agt的原因: 根据《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 1499.2-2018 中表6及7.4.4条规定,故对牌号带E的钢筋只检测最大力下中延伸率Agt,不再检测断后伸长率A。
根据《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 1499.2-2018 中表8,最大力下中延伸率Agt属于“拉伸”试验,故引用《钢筋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GB/T 28900-2012。 《钢筋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GB/T 28900-2012中第5.3条 故使用推荐手工方法进行检测。 通过此条公式(1)确定手工法的基本公式及原始标距长度100mm
通过5.1条确定标距间的等分格距离应为10mm 三、最大力Fm塑性延伸率Ag的确定: 在公式(1)下方有对其的解释。 本条并没有明确指出最大力Fm塑性延伸率Ag应引用哪本规范,那么根据此规范第2条只能选择《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一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28.1-2010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一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28.1-2010中第17条只有引伸计法对最大力塑性延伸率的测定,但又违背了“手工法”的初衷,不用引伸计进行检测。不过在此条下方,有对于棒材、线材和条材等长产品的无缩颈塑性延伸率Awn的检测方法 根据附录I中注解说明, 塑性延伸率Ag与无缩颈塑性延伸率Awn基本相等。 故根据公式(I.1)确定Ag=Awn
根据本规范第4条符号和说明: 四、综合上述的出最终结论,对《钢筋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GB/T 28900-2012中第5.3条 公式(1[size=18.6667px])
做出如下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