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检测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手机扫码登录更安全

查看: 864|回复: 0

[注册造价师] 怎样才能尽快拿下2019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26 11: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标准管理系统

一分钟快速注册,轻松融入检测圈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19年一级造价工程师备考工作早已开始了,考试时间在10月下旬,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所以我们都要加紧复习脚步,争取一次拿下考试。尽快拿下考试,是每个考生的梦想,并且是可以通过运动合理的方法去实现的,下面,大立教育带您了解一下具体方法:

  1、反复练习
  众所周知,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涉及的知识点是非常之多、之广的,要想通过2019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首先就需要把所有考试科目教材学完一遍,打牢基础。但是学完一遍就够了吗?当然那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已经学完一轮复习的考生,建议要快速投入进行第二遍的复习,因为第一轮的复习之后难免会有遗忘,要想将整个知识点串成一条线并且牢记心中,就需要进行第二轮,第三轮,甚至更多遍的学习,知识点才能得到巩固。所以说,光一遍学习就通关考试是很困难的,反复练习才是备考通关考试的正常选择。
  大立教育建议您除了看第一遍以2018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教材、第二遍使用2019年新版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教材、第三遍使用大立教育讲义作为复习主要材料进行备考,搭配着大立名师的教学视频,这样应该就能把2019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知识点学习的很透彻了。
  时间、精力充足的考生才有可能在备考复习阶段做多遍学习、记忆,学习过程中需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而对于时间不充裕的考生,就需要把握时间或是寻找其他方法进行备考。

  2、知识有侧重,学会把握重点
  一级造价工程师备考时间是有限的,尤其是要备考四个科目的考生,时间更加紧迫有限,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不可能说把所有科目的所有知识点都学习记住吧,这基本上是一个正常人类很难做到的事情,所以就需要我们有侧重的去复习。
  无论是怎样的考试学习都会分清主次的,毕竟考试不可能把所有知识点都涉及到,而且备考造价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考试,造价考试不像高考,分值越高越好,我们只要考到及格分,要求考试及格而不是为了考高分。
  我们的人生中必定要经历的考试大大小小不计其数,但仍然有人对考试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并不是书上的内容就一定都是考点。存在的一部分知识只是为了补充说明考点部分,本身并不是考点。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懂得突出重点、抓住了重点,这样考试得分率才能高。

  3、攻破案例题
  如果说造价案例科目的考试是对另外三个科目的综合考查,那么尤其体现在最后一题。这里会涉及很多计量教材和计价教材上面的概念,这道题也是案例中唯一一道与计量相关的题目,并且考试分值占比也是所有题目最高的。所以说这案例第六题,我们一定要学好、理清每个基本概念,比如:什么是时间定额、产量定额;什么是综合单价;建安工程费不同组成模式下各项的关系等等。想要做题,就要先读懂题,读透题,才知道如何下笔。
  普遍人认为案例第六题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道题需要按照题目给出的图纸去算量,而很多考生又不是很熟悉施工现场,也有对图纸一窍不通的。其实这道题考查的图纸都是最基本的建筑图、结构图,即便是业外人士,通过平常的练习也是完全可以掌握的。所以在平常的学习中,要利用历年真题、考试模拟题、练习题等资料,多看图纸,多自己动手算量,练习几次后上手了就不会觉得难了。
  根据经验,一般第一问算量都会明确给出项目名称,甚至有的会给出现成的表格,作答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的项目去算量。算量时,要仔细看懂图纸中的每个尺寸标注以及背景资料中的每个隐含条件,因为一旦忽略了某个小小数据,就有可能导致整个问甚至整道题算错。另外,列式一定要清楚明了,计算一定要仔细,避免丢掉不必要的分数。

  4、知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掌握
  一级造价工程师备考的过程中要善于归纳总结,要对知识点的应用融会贯通,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并加强练习。造价考试的四科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需要记忆的内容,这些内容需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而不是死记硬背。

2019造价工程师精讲课件汇总.rar

448 Bytes, 下载次数: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播台
招聘信息台 我也要招聘

QQ|小黑屋|手机版|工程检测网检测论坛 ( 苏ICP备09082304号-7 )

GMT+8, 2024-6-3 20:15 , Processed in 0.057793 second(s), 25 queries .

咨询电话:0571-87163301

Copyright © 2012-2020, 工程检测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